均是一镜到底。
以及大毛的《鹅罗斯方舟》。
诸多电影人在不同的年代,均在尝试着挑战一镜到底!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部长达119分钟的单镜头战争电影,怎能不为之喝彩?
“杰诚!拍的好啊!”老某子竖起大拇指,“叙事流畅,代入感强烈,剪辑点的设计与处理堪称完美!”
“光影效果运用的太漂亮了,尤其是战场的夜戏!”王佳卫重新戴上墨镜,“燃烧的建筑,燃烧的夜空,燃烧的土地,燃烧的剪影。鬼斧神工,如梦如魅!”
同样竖起大拇指,
“猴赛雷啊,杰诚!”
“北影生狂客,号尔甄杰诚。”陈师兄开口便是改编诗词。
“杜子美心中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太白究竟是何等风采,我只能去臆想。”
“但是杰诚你”
继续念诗,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师兄,谬赞了!”甄杰诚拱手道。
起身,看向众人,
“各位师兄,各位师长,各位前辈!”
“首先,再次欢迎诸位的到来,并感谢诸位的不吝赞赏。但我很清楚,受之有愧。”
顿了顿,
“电影是‘通过造假来实现真实’的艺术,所有的技术都需要为主题和故事服务。”
“可长镜头的局限,也因为极端的一镜到底而被放大。我已经尽量在拍摄中避免长镜头移动所造成的眩晕感和大角度挪移的滞重感,但终究无法完全弥补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时最大的优越感:即上帝视角。”
“同时在剧情上,我也尽我所能的去丰满它!演员们也很努力,贡献了精彩的演出。”
“但还是那句话,一镜到底在内容上的单薄恰如电影作为一门影像艺术的局限性。”
甄杰诚想了想,又补上一句,
“归根结底,《此去不回》最瞩目的要素仅仅只是视觉奇观罢了!不,应该用技术奇观来形容,更为恰当。”
望着得意弟子面对掌声却仍旧清醒的自我认知与剖析,田主任的笑容越来越盛。
此刻,弟子越是谦虚,他便越是骄傲。
看,同行们脸上的欣赏便是证据!
听,愈发热烈的掌声便是证据!
马克·穆勒两眼冒光,迫不及待的拉住田主任的手,
“咱们可是老朋友了,田!”
“你可是杰诚的老师,田!”
“你也不想看到老朋友接手的威尼斯电影节每况日下吧,田!”
“你懂得,田!”